當前位置:中國廣告人網站--->媒介寶庫欄目--->媒體雜談-->詳細內容
《中國青年報》:互聯網使傳統(tǒng)媒體更強大
作者:佚名 日期:2001-10-29 字體:[大] [中] [小]
-
在外國傳媒打開中國市場的競爭中,美國在線-時代華納———世界上第一個將傳統(tǒng)媒體與因特網相結合的傳媒公司,又搶了先機。
10月22日,該公司與中央電視臺簽署了一項協議,成為首個獲準在中國播放電視節(jié)目的外國電視廣播公司,條件是在美國的有線電視系統(tǒng)中轉播中國中央電視臺的英語頻道。
美國在線-時代華納女發(fā)言人普里姆羅斯說,美國在線的24小時中國普通話頻道(CETV)將在中央電視臺(CCTV)廣東省的商業(yè)網絡中播出。CETV的節(jié)目是娛樂、卡通、游戲、電影和體育的綜合,沒有新聞節(jié)目。雙方協議于2002年1月開始播放節(jié)目。
10月20日下午,在APEC的CEO峰會上,該公司首席執(zhí)行官杰拉爾德·M·李文表示,互聯網重新界定了全球媒體形象。在知識經濟時代,互聯網的發(fā)展使傳統(tǒng)媒體變得更加強大。
李文支持上述論點的根據是,互聯網正在改變每一個行業(yè)。他舉例說,2000年1月,時代華納只有100萬頁網頁;而與美國在線合并后,網頁現在已經達到了200萬頁。數字、文本、音頻、視頻等都結合在一起,人們可以使用手機或其他無線工具在任何地點、任何時間獲取這些數據。
他同時認為,互聯網也適用于其他媒體。比如,唱片公司通過流式媒體傳播音樂;在尊重各個國家標準的前提下,互聯網可以提供一個平臺,演示當地文化,并最終把在線或不在線的各個部分都結合在一起,而使更多的節(jié)目能夠出現在互聯網上。
李文提醒人們不可忽視下面的現實:過去,全球媒體把世界上發(fā)生的事傳送到各地,但現在,各地可以通過互聯網把當地所發(fā)生的事情發(fā)送到全世界。人們更多地是通過互聯網來獲取新聞。實際上,互聯網重新界定了全球媒體形象,在知識經濟時代,媒體不是全球的,而是地方的,也就是說,它在各個地方無處不在,無孔不入。(本報記者 羅新宇 潘圓)